大河书画网[陕西西安]王萧东绘画的大思想与小情趣

分类: 艺术资讯    发表于:2017-06-27     作者:大河书画网    
作品人气

王萧东这个汲取了大河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养分的艺术家,从远古走来,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背景,娴熟的绘画技法为基础,把对色彩的独特把握运用绘画的方式,为我们打开了一幅壮丽的史前画卷,让我们在感受远古图腾的同时走进人类文化的童年。

第一次看到王萧东的作品,是在微信朋友圈内,隔着一层手机屏幕,就被其深深吸引,随即开始关注他的人、他的画。虽未谋面,但我心中为他留有一个独特的位置,只待时机成熟进行冥冥之中注定的第一次约见。丙申年末,机遇来临,拜访王萧东,他给我的第一印象:聪慧、幽默、健谈、知识非常渊博。他的思维非常活跃,记忆过人,许多名言警句,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唯一遗憾的是王萧东的祖籍在安徽萧县,话语中带有一点当地口音,倾听者听起来有些吃力。

王萧东发现了此点,立即转移话题,说:“我们看作品吧!”说完王萧东起身去了另一个房间。不一会,抱出一卷两米多长,一米五宽像油布之类的东西,我有些诧异。王萧东小心打开,原来是他近年来的力作,获奖作品《大河遗梦》《远古的呼唤》《梦回马家窑》《陶魂》等作品。抬眼望去,只见画面上绘制着一堆质地细腻、造型优美的陶器。器形有罐、瓶、瓮、觚等,花纹图案多样,太阳纹、月亮纹、日晕纹、星座纹等天象图案尽显其中。纵观整个画面,大河书画网,只见画者立意新异、布局严谨、构图精妙,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为收藏之珍品。

接着王萧东为我们打开青花系列作品,青花,首先给人强烈的视觉效果是其青白相间的色彩,它以简洁明快之感很快抓住观者的眼球。青,在我国古代是一种吉祥之色,它与春天、东方、木、龙、肝脏相对。原本是指靛青,是从蓝草中提炼出来的,其色比蓝更深,故战国《荀子·劝学》篇中有“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之感叹。它是呈微带一点绿昧或微带一点紫昧的饱和蓝色,是“典雅”“隽永”“柔和”“淡雅”的象征,也是最高贵、最神圣的颜色。细观王萧东青花系列作品,发现他青白色彩关系处理的非常巧妙,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留白,既表现了青花的实处美,又显现了青花的空白美。有的地方他甚至大块留白,以虚写实,虚实相生,形成白多于青的空灵格局,如同金石艺术上的“分朱布白”和国画构图上所讲究的“计白当黑”“知白守黑”。由于青、白色彩的穿插对比,产生了青花蓝色的幽靓青翠和沉静典雅的独特效果,形成了难以言传的神妙和天趣,深得青花艺术之神韵。

在这些以古陶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画作中,我们不乏看到陶器上的圆圈、花瓣纹、几何图形和动物形花纹,其中人面形纹、鱼纹、鹿纹、蛙纹与鸟纹等形象逼真生动,附饰在陶器上的各种动物塑像,如隼形饰、羊头器钮、鸟形盖把、人面头像、壁虎及鹰等,皆栩栩如生。这些花纹、图案、符号,是远古的文明与图腾,是人类最初文字的雏形,是人类文化的童年。也是表现王萧东大思想、大境界的作品。

听王萧东说他为了获得珍贵的史前资料,采风时常常一个人独居墓地,以此为家,吃、住全在那里,并且一住就是几个月。大河村、马家窑等地留下了他的足迹。在那里,他和天地相会,与古人对话,以古陶为伴,身心完全融入那个久远的年代———石器时代。他常常有一种错觉,似乎那就是自己生活的年代,之所以穿越到现今是为了完成某种使命。王萧东的话让人感觉心里有些沉重。

“现在看看我的小情趣。”说着,王萧东打开一卷六尺长的花鸟作品,我的思绪也跟着由远古穿越至今,心情变得轻松起来。

王萧东的花鸟作品属于写意花鸟画系列,是他创作大思想、大境界作品疲惫之余放松身心的一种手段。画面非常灵活生动,能运用多种语言能力,采取跨形式、跨技法的新路子,打破传统写意花鸟画的惯例。构图非常严密,笔墨技巧精湛,意趣深刻,具有强烈的精神性和深度的哲理性,艺术处理上更是独具匠心,已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方式。他的目光已穿越古今中外,经过传统技法吐纳后及时吸取了西方绘画、日本画、装饰画、现代画等元素精华。绘画时,大胆使用新材料、新颜料,以改国画中材料、颜料的单一,在宣纸和亚麻布上同时采用油画颜料和丙烯交替作画,画面内容丰富多彩,闪烁着明亮的光芒。花鸟的灵动,古陶瓷的厚重、典雅……整个画面看起来,艳而不俗,亮丽而不失庄重,既能近赏,又能远观,起到了“远看颜色近看花”的作用。社会主题非常宽广,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具有大视野、大境界,大花鸟意识。

艺术设计

文章资讯

联系我们

邮箱:34635301@qq.com
ICP备17020777号-2 公安部备案:41021102000100
版权:功勋艺术家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