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亲题匾额:展现其凛凛正气和爱国情操

分类: 艺术资讯    发表于:2017-07-14     作者:大河书画馆    
作品人气

原标题:爱国将领冯玉祥题赠三方匾额

 



图1 碧海丹心匾




图2 二王庙匾




图3 后先辉映匾


冯玉祥将军(1882—1945),原名基善,字焕章,世称“焕章先生”,巢县(今安徽巢湖市)夏阁镇竹柯村人,是一位家庭贫寒、行伍出身的著名军事活动家、力主抗日的爱国将领。还是一位诗人和书法家,他始终重视和热爱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研习诗歌艺术和书法技艺之长。如今,在国内不少景区或遗迹之所,时常能见到冯将军的笔墨。下面,笔者特意整理了冯玉祥将军亲题的三方重要匾额,与方家共赏。


先赏冯将军题书的“碧海丹心”匾(图1)。此匾额嵌在今山东蓬莱市蓬莱阁院内南墙石壁上,一字占据一石;全长3.45米,高0.89米。字为方笔魏碑体,笔力坚实刚毅,显得工整丰厚,不失为百年内名匾;款署“冯玉祥”三字,下无印钤。


1934年5月,冯将军与同是主张抗击日寇的将军李钧烈一起游览蓬莱,且下榻于蓬莱阁,共同瞻仰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祠,观景触情,借景吟诗抒怀,更坚定了他们抗击侵华日寇的决心与信心。一日,两人决定为蓬莱阁题联写匾。李钧烈先书一联:攻错若石,大河书画馆,同具丹心匡扶社稷;江山如画,全凭赤手挽乾坤。冯玉祥将军当即配上“碧海丹心”横额。当时墨汁不足,冯即濡足阁上粉墙的红土汁一挥而就。联与额字美意显相得益彰,充分表达出两位将军满腔抗日爱国热忱。原联与匾均悬挂于蓬莱阁下,后联散失,现仅存此额。


再赏冯玉祥将军所书的第二方匾额,则是悬挂于今四川都江堰市都江堰岷江东岸玉垒山麓二王庙牌楼上的“二王庙”直书竖匾(图2)。二王庙,是纪念李冰父子的庙宇。李冰为战国时著名的水利家,秦昭王任命他为蜀郡守期间,以人为本,敬民心、顺民意,为民谋利,大兴水利,开凿成都西江(即今都江堰),灌田万顷;疏通沫水(今大渡河),治导文井江(今邛江)、绵水(今绵远河)等水利工程,百姓大得其益。为表达人民对李冰的怀念,南北朝时期南齐建武年间(494—497)即建立此庙,名之“崇德庙”。因李冰子二郎也是为民兴修水利著名人物,于是北宋开宝五年(972),即于此庙增祀二郎,时称“李公庙”。因晚唐之后各朝相继封李冰父子为王,李冰封王八次,二郎封王四次。至清朝雍正五年(1727),正式命庙名为“二王庙”。庙主要结构为清时建筑。


二王庙有大殿与后殿。大殿供奉李冰,后殿祭祀二神。庙依山临水,楼、殿、亭、堂循山势而上,参错曲折,嵯峨壮观。庙的大门牌楼,拔地三十余米,飞檐起角,足显威严,雕龙刻凤,气势轩然。冯玉祥将军所题之匾,即悬于牌楼面的正中地位,匾为木质、竖式、黑底金字。全匾上款“民国三十年二月”,正面“二王庙”三大字,下署“冯玉祥”。隶体笔法,端庄遒俊,苍古雄劲,用笔起收多圆,转处尽方,且圆而不媚,方而不苟,动静谐和,刚柔相济。


匾的两侧配有“万顷波光归稼穑,四山云气凛蛟龙”。匾与联,充分赞颂李冰父子为民治水的光辉事绩。从“民国三十年二月”中可知,冯将军此匾题于抗战中期的1941年的春天。在对倭寇的浴血奋战之时,尚对李冰父子表达出景仰的崇高境界。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抗战胜利后,为反对蒋介石独裁和打内战,1946年冯将军出国考察,专门考察的是外国水利建设,大抵这与他崇敬与仰慕李冰父子为民兴修水利、报效百姓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有关。


最后欣赏冯将军的“后先辉映”匾额(图3)。此块横书石匾嵌在今海南省文昌市文昌公园一亭内壁上。此亭乃1936年华侨巨商郭巨川、郭镜川兄弟为纪念祖母李太夫人、伯母王夫人的伦理美德养育子孙事迹的纪念亭。郭氏兄弟富有爱国情操,以巨资支援祖国的抗战事业。冯将军特书此匾。


艺术设计

文章资讯

联系我们

邮箱:34635301@qq.com
ICP备17020777号-2 公安部备案:41021102000100
版权:功勋艺术家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