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与汉字相发相生

分类: 艺术资讯    发表于:2017-08-02     作者:大河书画馆    
作品人气

原标题:汉字与中华文明的相发相生


汉字是中华民族极其重要的文化载体,其存在形式、书写方式造就了中国人诸多的文化特质。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特别是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普及,从本质上改变了汉字传统的存在形式和书写方式,这一改变将会影响、削弱国人诸多特有的文化品质。这个观点绝不是杞人忧天,早在200多年前清代著名学者龚自珍有云:“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要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 ”当我们考察殖民地的文化侵略时可以发现,改变殖民地的原有文字、语言一定是“殖民”的开始。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可以说是一部书法文字史,其经典古籍是传承中华文明智慧的重要载体和基因,更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文明与汉字相发相生,汉字的产生、形式结构、书写方式和存在形式,影响、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中华民族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审美特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整体性。文字从诞生起,就决定了它和拉丁文字的本质区别。它的最小单位是一个字,而一个字就有一个意,所谓“一字一意” ,由“字”组成的“文”又有了新的意,每个字又有一个音和一个形,形音义共同构成了一个字。因此,当我们在书写和阅读文字时,大脑接收的是图像、声音和字意的全息信息。我们用一个个单字去表达宇宙万物,而每个字其本身就是一个宇宙系统。这种既独立又联系的整体性,是汉字最显著的特质。


汉字的整体性直接影响着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我们认为自然是一个整体,彼此不是孤立的存在,是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传统的学问强调“通儒” ,就是强调彼此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触类旁通;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技进乎道等都是整体思维方式的展现,与汉字的整体性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这一思想贯穿中华民族的整个文化之中。


模糊性。汉字在表达上是世界文字中最丰富、最准确的语言之一。几千年来,文字在不断的流传演变中形成了不同的书写形式,这种不同的外在形式虽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时代背景,但是,在很多时期它们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共同存在于同一个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社会和艺术作用。有人神沟通的——甲金文字,有统治者“书同文”的国家标准——小篆,有显示庙堂之气的庄严——篆隶,更多的是民间大众的日常使用书体——行草书等。在这些众多繁杂的书体、字体之中,不仅有着严格的书写规范和准确的表达,还有突破空间阻隔能共同遵守的统一法则,更有民间的“俗体”所表现出的丰富性、多样性,书画家百科,在约定俗成的规范下具有模糊的重要特征。


汉字的模糊性与中国艺术精神高度吻合。似与不似、重神轻形、犹抱琵琶半遮面等艺术思想,是艺术的基本特性,一切明晰的、清楚的、量化的、数字的定义,那是科学的基本属性,与艺术的宗旨无关。更为深刻地是这一模糊性从本质揭示了世间万事万物的基本规律,因为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绝对的“清晰”而存在绝对的“不清晰” 。


写意性。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的文化形态,儒释道是三大文化支柱,其中各有侧重,其艺术的写意性决定了中华文化的特殊价值,这种写意性主要来自文字的“书写”特性。文字的“写” ,决定了书写的时间性、不可重复性和历史性,并影响了中国的书画、戏曲、音乐、建筑、舞蹈等艺术,她着手于写而落脚于意,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写意”审美精神。


这种写意精神是东方艺术精神的重要特征,是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的本质差异。书画的线条构图、建筑的飞檐斗拱、戏曲的简约程式、音乐单复式声线等等,都存在轻形式重意趣的基本精神,也是写意精神的具体表现,与文字的书写和结体紧紧相连。


时间性。这里的时间性就是指线性,可以说汉字是线构成的。周易的卦象、文学的章回、诗词的对仗韵律等,无不受“线性”思想的影响。我们是用线来构成世界,用线构成历史而展现未来。我们不在繁冗复杂的推理中表达美,我们不用太多的手段去描绘心中的美好,我们不仅仅运用自然的景物表达美,我们更是用线,用最简约的“线性”表达自然在心中的感受,表达心中的意境。


艺术设计

文章资讯

联系我们

邮箱:34635301@qq.com
ICP备17020777号-2 公安部备案:41021102000100
版权:功勋艺术家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