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眼中的苏武是怎么牧羊的?

分类: 艺术资讯    发表于:2017-07-01     作者:大河书画馆    
作品人气

       张雄艺术网  苏武牧羊这个历史典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其所彰显的民族气节、忠肝义胆传诵至今依旧令人可歌可泣,而苏武在北海牧羊的场景亦让人遐想万千。所谓“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或许在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幅苏武牧羊的场景和画面。今天,张雄艺术网小编就带领您走进古今名家的画中,看他们眼中的“苏武牧羊”是咋样的。


        故事概括:在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苏武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但苏武宁死不从。后匈奴贵族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在北海历尽了饥寒交迫,在《汉书·苏武传》是这样记载的“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屮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如此窘境,苏武还是留居匈奴十九年而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才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宋 李迪 苏武牧羊图页 绢本  24.4×21.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宋朝的文人雅士对苏武的高风亮节是十分钦佩推崇的。其中就包括南宋画家李迪。李迪活跃于宫廷画院几十年,画多艺精,颇负盛名。工花鸟竹石、鹰鹘犬猫、耕牛山鸡,长于写生,间作山水小景。此幅由李迪所绘,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苏武牧羊图页》中,苏武和羊各具神态。李迪笔下的苏武身形消瘦,虽在北海这样寒冷之地,却只穿着单薄衣裳。突出了环境的艰难,更凸显苏武的高风亮节,坚贞不渝。形象生动超拔,构思精妙,可见李迪功力的深湛。




明 陈子和 《苏武牧羊图》


       国家一级文物《苏武牧羊图》是明代浙派画家陈子和的精品之作,描绘汉武帝时苏武在北海雪地牧羊的情景,人物、羊群、荒草、老树,笔墨纵横挥洒,奔放中不失法度。陈子和为明中期浙派画家,苏武牧羊作为中国历史人物画中较为常见的题材,—般描绘苏武手持使节,大河书画馆,或坐或立,姿态宁静,神情温和。此图则不同,苏武面部微仰,斜看寒柯,两袖拱胸前,不仅扶节,而且腰挂佩刀。两眼炯炯有神,正气凛然。背景用淡墨烘染,寒气迫人,衬托出主题人物威武不屈的忠贞气质。人物、羊群、老树、荒草,笔墨纵横挥洒,奔放中不失法度,画风属吴伟一路。时代也相接近。明代浙派中有不少福建画家,陈子和即是其中之一。他的作品传世较少,此图为其七十一岁时作,尤为难得。




清  苏六朋《苏武牧羊图中堂》


       苏六朋是清代顺德画家,世人称其与苏仁山为“岭南画坛二苏”。顺德博物馆收藏苏六朋所绘的《苏武牧羊图》为纸本、水墨淡设色,纵335厘 米,横139厘米,篇幅甚巨,气魄宏大。落款为“道光丁未之秋枕琴六朋画”。白文方印“南水村佬”。白文方印“六朋之印”。图上苏武手持使节,站在雪地上,须发斑白,神色坚定,身旁有三只羊,两黑一白,各有神态。此图用写意手法描绘,寥寥数笔,就使苏武的形象跃然纸上。画作也无背景衬托,突出人物形象。苏武持节站立,皓首银须,苍颜老态,裹巾披衣,刻画到位。通过粗放刚硬的笔锋,以顿挫变化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衣褶和面部轮廓,极富动感,笔意粗犷。而苏武脸庞瘦削,饱含沧桑,但眼神充满刚毅和坚韧,紧闭的嘴角表现出不屈服的决心,面部神态刻画生动传神。


艺术设计

文章资讯

联系我们

邮箱:34635301@qq.com
ICP备17020777号-2 公安部备案:41021102000100
版权:功勋艺术家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