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立独行 “扬州八怪”到底怪不怪呢

分类: 艺术资讯    发表于:2017-07-01     作者:大河书画馆    
作品人气

摘要: “扬州八怪”通常指郑燮、金农、黄慎、汪士慎、李鱓、高翔、罗聘、李方膺。。说起怪这个字,容易让人联想起现代的网络热词“奇葩”,有不可思议,有别于常人的意味。那么,扬州八怪,怪在哪呢。

标签:

       张雄艺术网  2017年3月24日,“清孤不等闲——“扬州八怪”书画展”在河北博物馆开展,共展出郑燮、金农、黄慎、汪士慎、李鱓、高翔、罗聘等人90余幅书画作品,其中包括一级品4件,二级品和三级品26件,作品均为真迹。


       “扬州八怪”通常指郑燮、金农、黄慎、汪士慎、李鱓、高翔、罗聘、李方膺。早在清朝时期,扬州八怪就已声名远播,其所创书画独树一帜,风格鲜明,至如今,在各大拍卖场上,常可见其踪迹。说起怪这个字,容易让人联想起现代的网络热词“奇葩”,有不可思议,有别于常人的意味。那么,扬州八怪,怪在哪呢。


        经历坎坷 皆以卖画为生


       扬州八怪”   的一生,不像他们的名字一样响亮,大多历经坎坷,最后都走上以卖画为生的道路。


       郑板桥作为扬州八怪代表人物,家喻户晓,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即使在当代社会上,影响力依然巨大。郑板桥曾做过12年的官。为官期间,清正严明,惩恶扬善,爱护百姓,是难得的好官。但同时,他亲眼目睹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一些施政措施也遭到豪绅的排斥。在公元1753年(乾隆十八年),六十一岁的郑板桥,以“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的罪名辞官罢归。看厌了官场丑陋之态的郑板桥早有辞官的念头,曾在家书中写到"人皆以做官为乐,我今反以做官为苦"。1753年时,郑板桥“扯碎状元袍,脱去乌纱帽”,辞官还乡。回到扬州开始了卖画生涯。


       李鱓和郑板桥一样,也曾做过官。其在康熙五十年中举,于康熙五十三年以绘画召为内廷供奉,因不愿受“正统派”画风束缚而被排挤,又由于遭嫉妒离职。 于乾隆三年出任山东滕县知县。李鱓为政清廉,颇得民心,最后因得罪上司而被罢官,后居扬州,以卖画为生。


       金农作为扬州八怪之首,极富才气,却是一生布衣,在扬州卖画时间最久。而像黄慎、汪士慎、高翔、罗聘、李方膺皆在扬州卖画,维持生计。


       “八怪”有的是只是一介布衣,也有的是为官者,而这些身份不一的画家一起被统称“扬州八怪”,除了他们皆以卖画为生外,或许还有志气相投的因素。“八怪”大多不屑于追求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而较喜与百姓接触,深深了解民间疾苦。面对百姓,他们是同情体恤,常用诗画反映民间疾苦、发泄内心的愤恨苦闷,例如郑板桥的《悍类》、《抚孤行》、《逃荒行》就是如此,黄慎所绘的《群乞图》描写灾荒年中,乞丐们流落街头,受人欺凌的悲惨画面,画风泼辣。而面对权贵,他们不畏惧也不谄媚,例如爱画鬼的罗聘,他笔下的鬼形形色色,罗聘说“凡有人处皆有鬼”,而鬼“遇富贵者,则循墙蛇行,遇贫贱者,则拊膺蹑足,揶揄百端”,罗聘借鬼对权贵极尽讽刺。“八怪”卖画很任性,有时卖画偏偏不肯卖给庸俗的盐商,也不肯给大官下笔,宁愿得罪人,也不与之“同流合污”。八怪的行为可以说与当时社会潮流风气相悖,说怪也怪了。




   罗聘《鬼趣图》局部。一个男色鬼在挑逗女鬼,旁边这个白无常一样的鬼看热闹偷笑。


        另辟蹊径 走自己的路 


       清时期的扬州可以说是文化荟萃之地,汇聚各地文人名流。但即使文化艺术兴盛,由于保守思想的影响、禁锢,当时的画坛以临摹抄照为主流,缺少生气。可“八怪”偏不不愿随波逐流,临摹照抄,而是另辟蹊径,自立门户。


艺术设计

文章资讯

联系我们

邮箱:34635301@qq.com
ICP备17020777号-2 公安部备案:41021102000100
版权:功勋艺术家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