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艺术不是生活毫不走样的“复制”

分类: 艺术资讯    发表于:2017-07-01     作者:大河书画馆    
作品人气

       张雄艺术网 十月的阳光照亮神州,金秋的风迎来了祖国67年的华诞。为庆祝国庆,每逢五、十周年会有不同规模的庆典和阅兵。历史上影响较大且最具代表意义的开国大典在国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油画《开国大典》用艺术再现历史,却又不是完全的历史复制。究竟要从何说起呢,让我们一起一探究竟。



 董文希 1952年作  《开国大典》


        弥补遗憾 纪念重要历史时刻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隆重举行,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广场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举国欢庆。3年后,为了纪念这一重要的历史性时刻,中央美术学院经过慎重研究,让当时只有37岁的中央美院教授、青年画家董希文完成表现新中国的油国《开国大典》。


       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这张油画的创作初衷不仅是为了展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性时刻,同时也是为了弥补一个历史性的遗憾。


        那这个历史性的遗憾是什么呢?在揭晓答案之前先给大家看一张照片:




       这张照片就是时任新华社记者陈正青拍摄的经典传世照片《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开国大典政府成立》。


       但是稍微将这张照片与油画《开国大典》对比就能发现:在董希文创作的油画当中是有朱德总司令的身影的(毛主席身后左起第一位便是朱老总),而在陈正青拍摄的这张照片中却见不到朱德的身影。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朱德在这么重要的历史时候里,居然没有入框,实则是一件憾事。为了弥补遗憾,也为了纪念新中国成立这么重要的历史时刻,才有了《开国大典》这幅经典画作。


        打破写实限制 创作不是简单的复制


       带着众多的期望,董文希投入到《开国大典》的创作准备工作中,不到两个月,一幅高233厘米、长400厘米的巨幅油画《开国大典》便从他手中诞生了。画面上,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天安门广场红旗如海,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神采奕奕,气度不凡。整幅作品构思宏伟,气派非凡,喜庆热烈,完美地表现了中国新生的辉煌气势。但是,仔细观察会发现:这幅画面与电影和摄影资料中的开国大典有一些不同之处。


        1.人民群众的加入




《开国大典》 局部


       筹备之初,董文希对开国大典的电影资料片和一些摄影图片资料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他认为资料里的领导人和广场上的群众没在一个图景中,不合乎自己的想法。在董希文看来,要反映开国大典这一重大事件必须要有一个共和国开国领导群体与广场群众囊括在同一画面中的“大团圆”构图,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开国大典所具有的“人民胜利”的伟大意义。董希文决定在创作中打破写实的限制,按自己的理解选择画面构图。因此,在他所创作的开国大典中,毛泽东侧身站在靠近中间位置,其他领导人都站在左边,并占据了三分之一的画面,右面则是广场上的群众。这样左实右虚相差悬殊的布局,按一般构图规律来看似乎有失平衡,但它却因此加大了领导人与广场群众一实一虚、一近一远、一少一多的对比效果,更好地突出了节日气氛。显然,这样的构图是备受称赞的,画面中,毛泽东主席健朗魁伟的身姿与远方千千万万的群众遥相呼应,共同为中国历史掀开新的一页而自豪,既实现了大团圆的局面,也突出了主题。


        2.撤掉的一根柱子


艺术设计

文章资讯

联系我们

邮箱:34635301@qq.com
ICP备17020777号-2 公安部备案:41021102000100
版权:功勋艺术家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