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彬:金缮工艺背后的美学追求

分类: 艺术资讯    发表于:2017-07-02     作者:大河书画馆    
作品人气

摘要: 近日,“中国金缮的第一人”邓彬作客今日美术馆,参加“在豆瓣·热爱”第2期活动,与豆友分享了金缮技艺。不仅让大众对金缮工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深刻体会了金缮背后所蕴含的美学追求。

标签:


       张雄艺术网 近日,大河书画馆,“中国金缮的第一人”邓彬作客今日美术馆,参加“在豆瓣·热爱”第2期活动,与豆友分享了金缮技艺。不仅让大众对金缮工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深刻体会了金缮背后所蕴含的美学追求。




活动现场



       所谓金缮修补工艺,与字面上理解相同,即用金修缮的意思,起源于中国髹饰工艺的泥金工艺。这门手艺的出现源自人们对贵重瓷器的疼惜,以及对残缺表象的一种崇拜。用金修补,也就是用最贵重的物来修补残缺,展现出人们在面对不完美时应有的姿态:坦然接受,精心修缮,而并非掩盖。






        关于金缮,许多豆友都有着同样的疑问,那就是为什么一定要用“”这种贵重的材质?在“时光里的炼金术”讲座中邓彬先生阐述了他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在他看来,用金,其实是一种态度。残缺的东西常常带来破败、阴暗的感觉,面对残缺,应该用世界上最正大光明的物质,最像太阳的光芒,也就是黄金,这样一种至阳的东西去修补至阴。




       残缺是无法预计的,每种残缺都是无法预料的,金缮就是基于残缺的二次艺术创作。对此,有人认为:把残缺的部分改成蝴蝶或者装饰成荷叶,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邓彬并不这么认为。因为这背离了金缮的初衷。如果把残缺的部分变成蝴蝶?这也就说明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承认蝴蝶是美的,残缺的形状是不美的。这就产生了对残缺形状的嫌弃心里,而金缮讲究的就是对残缺的崇拜,这跟对残缺的崇拜有了非常大的出入。其次,每个古代的瓷器都是作者的作品,如果过多的用今天的审美去介入,实际上是对原作品的不尊重。那么,没有去装饰成蝴蝶与荷叶,怎么体现艺术才能呢?他觉得残缺的形状对他来说是巨大的限制,但是有限制才会有创作自由。正如台湾导演侯孝贤说的,有了限制之后就不会东想西想,只会朝着这一个坑往里钻,深入以后就会打开一个新的世界。






       每一件器物的成功问世,都饱含作者的心血。用金缮工艺创造不完美的完美,重拾破碎而不失尊严,安静无声地向世人传达了艺术之美,这应该就是金缮工艺的魅力所在。

版权声明:凡本网站标明“来源:张雄艺术网专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使用和改编,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zhangx@zxart.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张雄艺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艺术设计

文章资讯

联系我们

邮箱:34635301@qq.com
ICP备17020777号-2 公安部备案:41021102000100
版权:功勋艺术家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