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大话可爱、善良的“鬼鬼”

分类: 艺术资讯    发表于:2017-07-01     作者:大河书画馆    
作品人气

摘要: 一叶知秋,四季宜人的厦门虽然仍是落叶纷飞,弥漫着浪漫气息而迟迟不肯进入冬季,但转眼进入了11月份的第一天,迎来了西方的盛大的节日万圣节,同时国际国内各大艺术品拍卖行亦是以火热之势进入了秋拍状态欲罢不能。

标签:



蒙克《桥上女孩》


张雄艺术网(文/胡莹一叶知秋,四季宜人的厦门虽然仍是落叶纷飞,弥漫着浪漫气息而迟迟不肯进入冬季,但转眼进入了11月份的第一天,迎来了西方的盛大的节日万圣节,同时国际国内各大艺术品拍卖行亦是以火热之势进入了秋拍状态欲罢不能。而在纽约苏富比11月14日举办的“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拍”上,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902年经典巨作《桥上女孩》将精彩亮相,冥想去年笔者于万圣节之际撰文《大师笔下的“鬼鬼”:可怕还是救赎?》,开篇谈及蒙克名画《呐喊》,无独有偶,《桥上女孩》与《呐喊》似有几分相似的味道。




蒙克《呐喊》

 

同样在桥上,同样弥漫着神秘的画调。果不其然都出自大师蒙克之手。只是《呐喊》之人,貌似“鬼鬼”,正面与观者碰面,那惊悚的灵魂令人毛孔悚然,仿佛在听不见的尖锐叫声中望见“失魂”的千千万万个真实的“自己”。《桥上女孩》的色彩显然提亮了许多,在风平浪静的河面,巨大的树影倒映在水面上,已呈朦胧“化开”之状,颇具神秘之动感,远处的村庄安宁矗立,桥上一群少女身披各色衣裙,背对着观众,望向远方的村庄,似乎在窃窃私语。《桥上女孩》与《呐喊》相似之处在于蒙克律动的笔法使得画面同样笼罩着神秘的、捉摸不定的气韵,仿佛预示着某一种不可估量的张力即将来临,令读者浮想联翩,进入对个体、对生命、对欲望、对价值的探索与思考之状态。2008年,蒙克《桥上少女》以3,080万美元成交,六个月后蒙克《吸血鬼》以3,820万美元的价格拍出,2012年,蒙克四个版本之一的《吶喊》以1.199亿美元的高价创新了艺术品拍卖的最高纪录。这无疑是非常有趣的艺术品“现象”。



 

这也不禁令人联想到近日正在热播的根据萧鼎小说《诛仙》改编的玄幻剧《青云志》,以及那一位最后化身为“鬼厉”的善良果敢的少年张小凡。它既是一部缠绵悱恻、催人泪下的爱情片,大河书画馆,也是一部伸张正义、明辨是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励志片。那一位重情重义、果敢坚韧、执着朴实、隐忍善良的少年,在不辨是非、世俗的逼迫下,在痴情不悔、愚公不移的凄凉爱情的绝望中,坠入了魔道。但其善良本性从未改变,从而更为深刻地映射出那些戴着假面具的真小人的令人憎恶的面孔以及黑暗的深渊。这样一位鬼厉依旧是那心底尤为柔软善良的无辜少年,依旧是纯洁善良之人内心最温暖的热量。又有谁会在乎“鬼厉”与否,却是难为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一往情深。



 

随着东西经济文化的交融与发展,作为西方国家传统节日的万圣节,在中国人中也过得如火如荼。这不,有新闻报出,一位小女孩被妈妈打扮成《千与千寻》的鬼怪“无脸男”,效果十分逼真,却吓坏了一些小朋友,不敢和她玩。她也是“一脸”无辜。《千与千寻》的无脸男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动漫人物,从最初的吃人的妖怪:自卑、寂寞到与千寻形影不离、不离不弃,最终获得了真正灵魂上的救赎~再一次警醒着人们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与对待善良与丑恶,最后迷失了自己。当然,也请家长们不仅仅以大人的视角,也应留有一颗童心,去理性地看待小朋友“无辜”脸这一茬。万圣节快乐!



 

弘扬民族

传统文化

官方备案

ICP备17020777号-2 公安部备案:41021102000100
主办单位:功勋艺术家网,协助单位:功勋艺术家网评审组委会 本站内容由书画家自行提供,如遇经济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