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靖:被高估的文艺乡建之后,另一种可能

分类: 功勋艺术家    发表于:2019-04-30     审核专员:张主任编辑    
作品人气
左靖,摄影:慕辰
1
左靖,摄影:慕辰 [保存到相册]

 

  左靖,1970年生于安徽。策展人,乡村建设者,《碧山》和《百工》杂志书主编。他曾经在国内外策划过多场当代艺术展览。近年来,他工作的重点转向在地的乡村建设,包括整理出版当地民间工艺、古建筑保护和再生利用、复兴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等等。现供职于安徽大学。

地扪生态博物馆馆长任和昕和茅贡镇党委书记杨胜雄(左)
1
地扪生态博物馆馆长任和昕(右)和茅贡镇党委书记杨胜雄(左),摄影:王超 [保存到相册]

  任和昕,中国西部文化生态工作室秘书长,地扪生态博物馆馆长。他对乡村发展的思考、实践以及更关键的,任馆长作为当地政府顾问的角色经验成为“另一种可能:乡镇建设”的现实基础。因此,我们把对任馆长的采访放在后半部分,从政府工作者的角度对“乡镇建设”进行评说,作为对左靖老师的采访补充。

(采访/石玥,图/左靖 提供)

地扪侗寨--摄影:杨志勋
1
地扪侗寨--摄影:杨志勋 [保存到相册]

  2015年5月,左靖第一次来到地扪生态博物馆,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完好保存的侗族生活风貌和真实自然的农村景观,让人完全想象不到这里“开发建设”已有十余年。这里没有旅游商业的入侵,也没有熙熙攘攘的观光大队,只有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侗族人安静自得的日常生活,像十几年前一样。作为一个已投身乡村建设多年的人,左靖对这里几乎一无所知,关于地扪生态博物馆的信息很少见诸报端。这次走访让左靖对乡村建设有了崭新的认识,他重新审视风风火火的“文艺乡建”,在与地扪生态博物馆馆长任和昕的多次交流中,结合茅贡镇地扪生态博物馆的地理范围特殊的村落布局,并以上世纪80年代费孝通提出的小城镇研究理论为依据,在脑海中逐渐浮现出乡村建设的另一种可能:乡镇建设。

  所谓“乡镇建设”,是以地扪生态博物馆的地理范围——茅贡镇为中心,通过建设茅贡镇,来带动其周边十余个传统村落,合理规划和发展村寨集体经济,严格控制不良资本进村,保护村寨的自然生态和社区文脉,以及乡土文化的承袭与延传。在此基础上,在茅贡镇辐射的“百里侗寨”范围内发展可持续的艺术项目,比如与在地文化相关的公共艺术等等。左靖希望,经过若干年的努力,茅贡镇能通过生态博物馆、创意乡村(百村百工中心)和公共艺术的价值叠加,使当地的文化生态和经济发展能够并行不悖,平衡发展。而目前左靖正在着手的工作,包括老旧建筑空间的改造再利用、文化遗产的梳理激活,以及在地农产品、手工艺品以及文化产品的创新研发。

相关作品

艺术设计

文章资讯

联系我们

邮箱:34635301@qq.com
ICP备17020777号-2 公安部备案:41021102000100
版权:功勋艺术家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