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雍正皇帝继位之谜(四)——大将军王 (1)
分类:
艺术资讯
发表于:2017-07-19
作者:原创作者:吴佩松
作品人气
原创作者:
吴佩松,70后,上海人,祖籍江苏,211本科经济学学士(国际金融), 985高校研究生,中国首届MPA(公共管理硕士),国家单位工作,曾获全国诗歌比赛第二名。
(接上集)八阿哥虽然被康熙皇帝明确否决了,但康熙对大臣公推结果的出尔反尔,表现出了康熙虚伪的一面,对八阿哥也是不公正的。八阿哥能得到上下如此的拥戴,可见老八确有过人处和贤明处,这更多的是好事,由此,反而遭到封建专制帝王的排斥,也是必然的结局,因为封建帝王不允许任何一个人,哪怕是自己的亲儿子被拥戴的程度超过他本人,所以对八阿哥进行了严厉的打压,说到底这就是封建专制体制的固有局限所致!这对八阿哥并不公正。而且,八阿哥的生母良妃,在康熙朝就被册封为妃,这说明康熙已经翻过了罪籍这篇,其生母的最后身份定格在妃子。由于唯一的嫡子,即废太子已被废,其余皇子的生母都不是皇后,作为妃子这个品级,在皇帝夫人序列当中级别并不低,所以说八阿哥生母身份低微,也不完全站得住脚,因为八阿哥生母与雍正生母都是妃子,在夫人序列中平级。若八阿哥被立为太子,进而接班,估计统治阶级内部关系他会处理的很好,不会像雍正接班后这样的血雨腥风。但于国是否有益,会否像雍正那样承前启后推出另一个“康乾盛世”,这无法判断,因为线索很少,我也不轻易假设历史。接下来转入本集的主人公—— 大将军王,他就是十四阿哥 !
爱新觉罗·胤祯出生于康熙27年,即公元1688年,康熙帝的第十四子,其生母为德妃乌雅氏,即孝恭仁皇后。其初排行为第二十三。他本是雍正帝的同母兄弟,小雍正10岁。
十四阿哥是一位后起之秀, 胤祯从小聪明过人,才能出众,为康熙所厚爱。从少年时代起,就频繁地扈从其父出巡。胤祯与雍正虽亲为同母兄弟,但二人感情并不深厚。胤祯与颇有才干,为人又谦和的皇八子胤禩却称得上情投意合。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当康熙怒斥胤禩妄蓄大志、企图谋害胤礽时,胤祯挺身而出,跪奏曰:“八阿哥无此心,臣等愿保之!”这使康熙更加愤怒,出所佩刀,欲诛胤祯,后来被劝阻,胤祯被打二十大板,行步艰难,这些在第二集里已经交代了。但是,这件事情并没有影响到康熙对胤祯的态度。冷静之后,康熙感觉到他对兄弟有情有义,好感反而增加了,之后更加宠爱他。
康熙48年,即公元1709年康熙第二次册封皇子,十四阿哥被封为贝子,是获封爵位中最年轻的。特别是在康熙五十七年春,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喇布坦出兵进攻西藏,拉藏汗请求清朝发兵救援。五十七年十月(清圣祖实录记载为十月,皇清通志纲要记载为三月),胤祯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统率大军进驻青海,讨伐策妄阿喇布坦,封大将军王,并以天子亲征的规格出征,“用正黄旗之纛,照依王纛式样”。十二月,胤祯统帅西征之师起程时,康熙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出征之王、贝子、公等以下俱戎服,齐集太和殿前。其不出征之王、贝勒、贝子、公并二品以上大臣等俱蟒服,齐集午门外。大将军胤祯跪受敕印,谢恩行礼毕,随敕印出午门,乘骑出天安门,由德胜门前往。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并二品以上大臣俱送至列兵处。大将军胤祯望阕叩首行礼,肃队而行。”(《清史稿》)
以上史实非常重要,被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十四阿哥是康熙选中的皇太子人选的最重要依据。在这里我想说,确实很重要。康熙51年再废太子后,康熙帝把选储注意力放在成年的,且已获封爵位的皇子身上,具体来说他们是皇三子、四子、五子、七、十二、十四子。皇五子胤祺、七子胤祐除去在康熙35年征噶尔丹时曾分别受命领正黄旗、镶黄旗大营外,51年后,除去随驾热河、京畿外,几乎没有承担过什么重大职务。皇十子胤礻我、十二子胤裪情况稍好,十子曾在57年受命办理正黄旗满蒙汉三旗事务,十二子曾在56年孝惠皇太后丧葬期间,受命署理内务府总管,第二年又办理正白旗等三旗事务,60年还与皇四子,就是后来的雍正一起被派往盛京典祭三陵,但总的来说,康熙帝对他们的重视远远比不上对皇三子、四子和十四子。这三位皇子是康熙重点考察的皇太子候选人,是康熙心目中太子人选的前三名,三子和四子的情况,后面会展开说。 但这三人的排名,在康熙心目中是有波动的,排名也是有变化的。五十七年十四阿哥在被封为大将军王和抚远大将军率师出征时,十四阿哥暂时位列太子人选第一位。
首先,康熙让十四阿哥以天子亲征规格出征,“用正黄旗之纛,照依王纛式样”,可见已达到最高级别的规格了;其次,出征之时,出征之王、贝子、公等以下俱戎服,齐集太和殿前。其不出征之王、贝勒、贝子、公并二品以上大臣等俱蟒服,齐集午门外。大将军胤祯跪受敕印,谢恩行礼毕,随敕印出午门,乘骑出天安门,由德胜门前往。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并二品以上大臣俱送至列兵处。大将军胤祯望阕叩首行礼,肃队而行。欢送仪式已达到最隆重程度,相当于天子亲征的仪式。这里已不仅是暗示,也在明示着,十四阿哥不是普通皇子,他在康熙心目中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为此,胤祯出征之时,康熙曾降旨青海蒙古王公,说:“大将军王是我皇子,确系良将,带领大军,深知有带兵才能,故令掌生杀重任。尔等或军务,或巨细事项,均应谨遵大将军王指示,如能诚意奋勉,既与我当面训示无异。尔等惟应和睦,身心如一,奋勉力行。”(《清史稿》)
但同时,我想强调是暂时排名第一,康熙此次派十四阿哥出征,第一在于十四阿哥确有军事才能,康熙平时在和诸位阿哥的接触和召对中,对他们是了解的,他这次看中了十四的军事才能,就像当年看中了三阿哥的学术文化才能一样;第二,确实是对十四的信任和倚重,并愿意看到他获胜并由此建立威信。有能力的皇子不止一个,但没有皇帝的信任也不行,比如八阿哥有才干,但康熙不信任,没有给他更多的机会;第三,康熙也想通过这次机会,进一步考察十四阿哥。那十四阿哥通过考察了吗?作为大将军,他通过了。
五十八年(1719年)三月,胤祯抵达西宁,开始指挥作战。他统帅驻防新疆、甘肃和青海等省的八旗、绿营部队,号称三十余万,实际兵力为十多万人。胤祯的大将军是个综合管理岗位,参与军事决策指挥,军队调度,部署人事,举荐任命将领,保障后勤,打探敌情,稳定军心,激励部队,调节内外部矛盾,笼络达赖喇嘛,青海各部以及其他少数民族,说服青海各部共同出兵护送达赖喇嘛等等。可谓面临的事务错综复杂,需要极强的综合能力。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胤祯即指挥平逆将军延信由青海、定西将军葛尔弼由川滇进军西藏。八月,葛尔弼率部进驻拉萨。九月,胤祯命令延信送新封达赖喇嘛进藏,在拉萨举行了庄严的坐床仪式。至此,由策旺阿拉布坦所策动的西藏叛乱彻底平定,胤祯也因此威名远震。康熙谕令立碑纪念,命宗室、辅国公阿兰布起草御制碑文。雍正即位后,以碑文并不颂扬其父,“惟称大将军胤祯公德”,令将石碑砸毁,重新撰写碑文。 六十年(1721年)五月,胤祯移师甘州(今甘肃省张掖市),企图乘胜直捣策旺阿拉布坦的巢穴伊犁。但由于路途遥远,运输困难,没有取得进展。十月,胤祯以军务重大,密奏暂停进剿,得到康熙的赞同。十一月,胤祯奉命回京述职。经反复研究磋商,康熙决定争取和平解决准葛尔问题,特致书策旺阿拉布坦,令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是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章嘉呼图克图齐名的藏传佛教的四大活佛之一)选派喇嘛位使,赉书前往招抚。翌年(1722年)四月,胤祯离京再赴军前。(《清史稿》) 所以从战争过程和结果来看,十四阿哥胜任大将军一职,所以康熙谕令立碑纪念,同时也说明了康熙有识人之明。那他作为皇太子人选,通过考验了吗?这个问题很关键,涉及到本专题的主题“雍正是合法继位还是阴谋夺位?”(待续)
官方备案
主办单位:功勋艺术家网,协助单位:功勋艺术家网评审组委会 本站内容由书画家自行提供,如遇经济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