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的夏季日常:居家开北窗 最爱去寺院

分类: 艺术资讯    发表于:2017-07-26     作者:大河书画馆    
作品人气

原标题:唐人的夏季日常:居室防暑、山中避暑、采冰解暑 


唐朝也高温


进入七月下旬以来,全国各地都进入了火炉模式,多地最高气温突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面对高温,人们只能开足空调,感谢这一造福千家万户的防暑发明。


在没有空调的古代,人们也必须面对高温炎热的天气。南北朝后期到唐朝前中期,我国正处于气候上的温暖期,气温普遍比较高,酷热的夏天格外难熬。在玄宗朝,身处夔州的杜甫曾在连续高温的时节写过三首诗,诗的题目都叫《热》,按照诗中的说法,夏天的瞿塘峡附近,虽然面临长江,但有大部分时间都是“峡中都似火,江上只空雷”,江边水汽弥漫,氧气不足,让人觉得“炎赫衣流汗,低垂气不苏”,只能靠“想见阴宫雪”这样的精神胜利法来对抗暑气。


在纬度靠南的地方,炎夏的威力更为猛烈。中唐诗人柳宗元被贬到湖南南部的永州之后,长期苦恼于当地的暑湿之气,日益憔悴。在某个半夜被热醒的时刻,他走出房间,登上高楼,怀着满腔愤怒写下了一首《夏夜苦热登西楼》,诗中形容自己所处的夏夜是“火晶燥露滋,野静停风威。探汤汲阴井,炀灶开重扉”。这个夜晚,花叶上的露水都被晒干,孤寂的旷野吹不来一丝微风,井里盛放的都是开水,打开门就像进了火炉,无助的诗人只能站立在炎热中,“凭阑久彷徨,流汗不可挥”,默默忍受挥之不尽的汗水。


即使逃离了南方,来到唐朝首都长安城中,也无法逃离夏季热浪的侵袭,长安地处关中盆地,夏季空气流通不畅,更容易形成闷热的天气。王维在一首写给南方朋友的《赠吴官》中描述当时长安的夏天是:“长安客舍热如煮……空摇白团其谛苦”,即便拼命摇动团扇也难以驱走热气。晚唐人王毂写过一首《苦热行》,诗云:“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其中“万国如在洪炉中”一句,生动地写出了唐朝全国上下普遍炎热的状况。




元 刘贯道《消夏图》,藏美国堪萨斯纳尔逊画廊


居室防暑:夏装、北窗、凉席


在高温天气面前,机智勤劳的古人没有束手待毙,他们在衣食住行上想出了各式各样的避暑方式。


古人日常的服装,一般是绵、麻或动物皮毛所制,到了夏天通常会换上葛布制成的夏装,名为“絺綌”。这种“絺綌”纤维虽比绵布粗糙,但轻薄透气,在夏天穿着出门,微风掠体而过,十分清凉。唐代的正式服装以长袖为主,但是也有短袖的“半臂”甚至无袖装,比较洒脱的人甚至只穿一件葛制的背心,在家中或山林里袒怀乘凉。当然富有的人家可以穿更轻、更贴身的“轻绡”,这种丝织品在身上更为舒适,但是因为它太过轻薄,不适合在户外使用。


中国古代的建筑为了照顾采光,常常是“坐北朝南”,但是在炎热的夏季,毒辣的阳光从南面门窗照射进来,无疑让人更添烦扰。为了避暑,许多人都会在房间的北面背阴处另开一面窗户,既可以透风,又没有阳光,如果再于窗外种上一丛翠竹,就成了乘凉的绝佳位置。陶渊明在给孩子们的家信中讲到自己生平的乐事,其中有一条就是“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这句话后来被唐修《晋书·陶渊明传》收入,“北窗”也成了脍炙人口的典故。白居易晚年拜秘书监,闲居长安新昌坊时,曾写过一首《新昌闲居招杨郎中兄弟》,邀请自己的妻舅杨汝士兄弟来做客,诗的末尾说:“暑月贫家何所有,客来唯赠北窗风。”即将自己家中北窗的凉风当作给客人的最佳馈赠。


除了利用自然之风以外,唐人还发明了利用地下水降温的方法。据宋初笔记《云仙杂记》引《云林异景志》载,中唐著名宦官霍仙鸣,在自己位于龙门的别墅地下开了七口凉水井,盖上镂花透气的盖子,到了夏天,冷气从水井中涌出,房内“七井生凉,不知暑气”。


弘扬民族

传统文化

官方备案

ICP备17020777号-2 公安部备案:41021102000100
主办单位:功勋艺术家网,协助单位:功勋艺术家网评审组委会 本站内容由书画家自行提供,如遇经济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