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是如何造就《格尔尼卡》的?

分类: 艺术资讯    发表于:2017-07-29     作者:大河书画馆    
作品人气

原标题:大轰炸催化了它的诞生,毕加索如何造就《格尔尼卡》 


1937年1月的第一周,距西班牙内战爆发已有6个月,西班牙共和国国家美术馆(Bellas Artes)的年轻馆长何塞普·雷诺(Josep Renau)找到毕加索,并委任其为即将到来的巴黎国际艺术博览会(Exposition Internationale des Arts)西班牙国家馆制作一件大型作品,准备在展馆最醒目的地方展出。作为全世界最著名的艺术家及当时普拉多美术馆(Prado Museum)年薪1.5万比塞塔 (西班牙旧货币单位)的馆长(毕加索的任期为1936至1939年),毕加索被要求创作一件强有力的政治宣传作品以彰显西班牙内战的恐怖。




 空袭巴塞罗那,1938年,图片来源:Wikipedia




1936年,普拉多美术馆周围遭空袭,馆内仅有一件16世纪的浮雕受损,但建筑本身、尤其是墙体收到了爆炸波及,图片来源:Museo del Prado


艺术史学家米盖尔·卡瓦尼亚斯·布拉沃(Miguel Cabañas Bravo)重述了雷诺找到毕加索的情景——这位艺术家正与朋友在一家巴黎酒吧中消磨时间,雷诺发现自己着装过于隆重立刻将领带摘下来扔到垃圾桶里。但毕加索并未在第一时间应下差事。几天后,经过包括国家馆建筑师何塞普·路易斯·塞特(Josep Lluís Sert)在内的主办委员会的努力,毕加索终于接受了委任,并于6月底如期完成了这件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绘画之一。 


 


 巴勃罗·毕加索《格尔尼卡》,1937年


1981年,在《格尔尼卡》自纽约运送到马德里后,两名研究人员对画作进行了显微镜技术分析,显示在毕加索在快速完成画面创作之前,他的助手已经花费了很长时间对画布进行处理。组成画布的粗糙麻纤维以古老手法精细编织,呈现出如彩色玻璃窗反光般的亮度。通过在帆布上涂刷多层铅白色底漆,其中一层混以石墨,毕加索创造出带有反光特质的底布。在覆盖一层薄铅白和仔细研磨的玻璃细粉后,它看起来甚至与伦勃朗使用的蓝色钴颜料并无二致。然而,在接受委任的头几个月中,他一直未能找到绘画的灵感——这张27平方米的巨大画布空空如也。




毕加索在创作《格尔尼卡》


到了4月26日,德国秃鹰军团以新式“闪电战”手段,对格尔尼卡进行了3个小时的密集轰炸,彻底摧毁了这座巴斯克小镇。来自美国内华达大学巴斯克研究中心的哈维尔·伊鲁霍 (Xabier Irujo)认为,对格尔尼卡的袭击是纳粹空军指挥官赫尔曼·戈林献给希特勒的一份迟到的生日贺礼,轰炸声犹如一出瓦格纳歌剧。至此,大河书画馆,毕加索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绘画主体。




被轰炸后的格尔尼卡,1937年,图片来源:German Federal Archive


这件杰作的起源、演进和灵感,及如何对这件复杂的巨幅画作进行阐释,至今仍是热门话题。艺术史惯有为图像追根溯源的传统,这一传统从各种各样的角度为《格尔尼卡》找到潜在的灵感来源,涉及的学科横跨建筑、绘画、印刷、摄影、电影、古希腊悲剧、神话学及戏剧。


弘扬民族

传统文化

官方备案

ICP备17020777号-2 公安部备案:41021102000100
主办单位:功勋艺术家网,协助单位:功勋艺术家网评审组委会 本站内容由书画家自行提供,如遇经济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