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成语歌颂鸡文化之“五德”

分类: 艺术资讯    发表于:2017-07-01     作者:大河书画馆    
作品人气

张雄艺术网讯(文/胡莹“名参十二属,花入羽毛深。守信催朝日,能鸣送晓阴。峨冠装瑞璧,利爪削黄金。徒有稻粱感,何由报德音。”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2017丁酉鸡年,也迎来了振奋人心的新气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鸡是一种身世不凡的灵禽,它气魄不凡,斗智斗勇,迎来光明,勤奋守信,吉祥如意。集“文、武、勇、仁、信、”五德于一身,深受文人墨客及百姓大众的喜爱。鸡文化有说不完的典故与感人至深的品格精神,本文将以五个与鸡文化有关的成语故事,赞颂传扬在人世间的大爱与美德,以纯正善美之心怀古思今,聚集与传递2017正能量,在文化自信中实现人生价值。


闻鸡起舞



这是一个耳熟能详的经典的成语与故事,说的是东晋时期的将领祖逖与刘琨青年时期“闻鸡起舞”,刻苦练剑,最终成为文武双全的一代英才,报效祖国的故事。这其中有一段插曲:祖逖是个胸怀坦荡、抱负远大的人,可是他小时候淘气不爱读书,进入青年时代开始发愤图强,广泛阅读书籍、学习历史,学问大有长进。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他没有答应,仍然坚持不懈地努力读书。祖逖有一位好友刘琨,他们同床而卧,同被而眠,同样拥有共同的远大理想,有一次祖逖在半夜睡梦中闻到鸡鸣,将刘琨踢醒,刘琨以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祖逖却不这么认为,于是约刘琨:“咱们以后听见鸡叫便起床练剑如何”? 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春去冬来,寒来暑往,每天闻鸡起舞,刀光剑影,剑声铿锵,经过长期刻苦的学习与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成为文武双全之国家栋梁,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文才武略,做了将军,报效祖国。






这个典故中透露了三个主要讯息:一、志向宏远,光有聪明才智还不够,还要有强壮的体魄,方可成为国之栋梁;二、擅于发掘新事物,变通思维,方能变废为宝,积极向上;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想成功,必须坚定信念、勤奋刻苦、长期磨练、持之以恒,付出背后超乎常人的努力。金鸡报晓,在无尽漆黑的煎熬与等候中,金鸡总是昂首挺胸,准时守信地迎接晨光的到来,它的破晓带来的总是宏亮的啼鸣、昂扬的欢叫以及乐观的朝气,这便是它独有的魅力。杰出的工笔人物画家华三川先生的《闻鸡起舞》图以简练突出的构图、充满朝气的色彩、气韵生动的形象再现经典典故,情感丰沛、动感十足。


鸡毛文书






西汉韩婴《韩诗外传》中载︰“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 文中赞美鸡具有“文、武、勇、仁、信”五德,也因此鸡被视为“五德之禽”。 鸡毛文书,是指古代传送紧急文书,在封套上插鸡毛为记,又称为鸡毛信,源自于秦汉时代的羽檄。檄,即檄文檄书,是指古代官方用于征召、声讨等的文书。据颜师古《汉书注》:“檄者,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征召也。其有急事,则加以鸟羽插之,示疾速也。”大意是说,檄文是写在木简上的文书,长一尺二寸,是官方于征召时所用的文书。如果战事紧急,就在檄文插上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鸡毛文书的前身即为羽檄檄文上所插的羽毛,除鸟类羽毛外,也有使用鸡毛。因为古人对鸡有很高的评价,一向视鸡为吉祥的象征,有逢凶化吉之寓意,再者,鸡毛笔鸟类羽毛更易获得,鸡毛文书由此而来。足见“鸡”之文德、信德,平添了儒雅之意韵,斗彩鸡缸杯同样蕴含了此把玩品赏之文雅韵味。

 

鸡黍之约




弘扬民族

传统文化

官方备案

ICP备17020777号-2 公安部备案:41021102000100
主办单位:功勋艺术家网,协助单位:功勋艺术家网评审组委会 本站内容由书画家自行提供,如遇经济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