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修复之殇:莫以修复之名 行破坏之实

分类: 艺术资讯    发表于:2017-07-01     作者:大河书画馆    
作品人气

摘要: 修复文物,应要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里的文物修复工作者可是怀着一颗敬畏的心穷尽一生都在追求修旧如旧。但纵观近几年,诸如“最美野长城”被抹平此类的破坏性修复文物事件屡见不鲜。

标签:

  张雄艺术网  “最美野长城”被抹平事件是近日的热点事件,让人看后痛心疾首。


        位于辽宁省绥中县的小河口长城拥有700年的历史,因地处偏僻,保留着原汁原味的野性风貌而被驴友称为“最美野长城”。然而“最美野长城”熬过700年风吹雨刷的“天灾”,却没有躲过人祸,在修缮过程中被粗暴简单的用泥浆抹平,曾经的壮美秀丽如今只是一睹白花花的蜿蜒“水泥墙”。当地文物保护部门还解释说该修缮项目每一步都经过审批,“合理合法”。这是“合理合法”的修复呢,还是“合理合法”破坏呢?




曾经的“最美野长城”




这不是马路 是长城


       修复文物,应要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里的文物修复工作者可是怀着一颗敬畏的心穷尽一生都在追求修旧如旧。但纵观近几年,诸如“最美野长城”被抹平此类的破坏性修复文物事件屡见不鲜。


       杭州的秋水山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我国报业巨子、上海《申报》总经理史量才为爱妻沈秋水而建的江南庭院式建筑。门楼与外墙漆色古老斑驳,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




         2016年3月,当地对门楼进行了修缮,修缮后,“焕然一新”!




        因多方的报道和指责,当地又对门楼重新上了漆,亡羊补牢,但原始气息却不再。




        被列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的宗圣源祠在维修中为求省钱省事,导致文物严重受损。






        除了上述的例子,还有唐代石佛被重塑成水泥佛、圆明园文物误变“土豪金”、辽宁朝阳的清代壁画中的仙女被修复成“花大姐”等案例。像这样将珍贵文物旧貌换新颜,看似文物,却没有了历史的韵味和沧桑。这不是修复,而是破坏。文物之所以是文物,是因它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保留下来,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历史印记,其价值不可估量,一旦毁灭,就不能再生。必须承认,在悠久的历史中,文物难免会受到外在自然因素的损坏,修复文物,可以让其保留更长久。修复原意是好的,但若是无知的不尊重的修复,即使再造文物也只是“山寨货”。


       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必须要遏制破坏性修复文物的现象。立法保护文物,提高违法成本,不论无意有意,只要构成破坏的事实,就要承担法律责任,不论何人,绝不偏袒。保护文物,刻不容缓,否则文物修复之殇,也将是国人之殇。     




弘扬民族

传统文化

官方备案

ICP备17020777号-2 公安部备案:41021102000100
主办单位:功勋艺术家网,协助单位:功勋艺术家网评审组委会 本站内容由书画家自行提供,如遇经济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